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常森
机构地区:[1]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
出 处:《剧影月报》2025年第2期14-16,共3页Drama and Film Journal
摘 要:自雅克·德里达让“幽灵学”跨过了解构之桥后,幽灵便穿越了经验主义的历史,迅速进入了许多人文社科的研究之中。2001年,德里达在《电影手册》的访谈《电影及其幽灵》中正式探讨了幽灵与电影本性的联系,由此,幽灵正式进入了电影理论当中。机械术时代里的鬼魅自1895年的电影诞生神话起便一直游荡着、漂浮着,直至现今。在美国著名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以下简称安德森)的电影中,笔者发现了一种安德森式的“幽灵影像序列”。长久以来,安德森一直被看作是美国主流电影的反叛者,退学自学电影的他从自身的生活过往与文化土壤中取材创作,让许多来自他本人现实生活中、萦绕在电影史中、埋藏在历史中的“幽灵”于银幕上现身。通过这些鬼魅,安德森完成了对已死之人、已逝之时代的缅怀,并且呈现出了每一个时代的困境与时代之下个体的边缘处境,强有力地穿透了美国意识形态的盔甲,敏锐地捕捉到美国的“另一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