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建标[1] Ma Jianbiao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外交学系暨全球史研究院
出 处:《天津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153-160,共8页Tianjin Social Sciences
摘 要:19、20世纪之交,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先后发表两次门户开放照会,特别是1900年7月3日发表的第二次照会,其过程曲折而传奇。此次照会的发表是美国旧殖民主义思想与新殖民主义观念相互妥协的结果,同时也象征着美国走向了以“新殖民扩张”为手段的非正式帝国之路,是为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本事”。但是,对于20世纪中国学界而言,真正决定时人对门户开放政策认识的因素,并非该政策制定的实际历史过程,而是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国际战略格局。从1900年到1945年,美日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竞争促成了中国的“联美制日”战略,同时促使时人倾向于认同乃至赞许门户开放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间,在美苏冷战格局的制约下,中国对门户开放政策的认识被纳入“美国侵华史”的叙述体系;1978年中美建交之后,中国学界对门户开放政策的认识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叙事框架。由此观之,20世纪中国所面临的国际战略格局,作为一个无声的政治力量一直在影响着时人对门户开放政策的认知,构筑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语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