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文喜[1] Zhang Wenxi
出 处:《社会科学家》2025年第1期8-16,共9页Social Scientis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财产权批判与社会正义理念研究”(项目编号:021AZX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现代西方的知识财产权制度受到作者个人权利尤其是私有制思维的规定。尽管如此,它仍然要用语言学和社会学等观点来限制知识财产权理论的有效范围,并正因为如此而不应耽于对自然财产权认知、知识财产权化思维的俯首称臣。比把作者个人权利定义为某个道德原则更为根本的是,它首先定义的是运用于人类的制度性权利。从历史线索、哲学叙事、制度性权利和知识建构等观点审视,知识财产权的源起和发展中贯穿的是以公有制为原型或以私有制为原型间的斗争,它遭遇到的是西方生活方式的霸权和民族国家独立自主性知识理论的不同抗争,而作者个人权利不过是现代知识财产权文化中的一个对位点,也需要在制度性权利安排和可用于所谓的集体福祉原则中予以理解。
关 键 词:现代知识财产权 个人权利 中国自主知识财产权知识体系建构
分 类 号:F0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14[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B03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