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法典视域下行刑衔接机制的立法选择与困境纾解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俊荣[1] 刘一帆 

机构地区:[1]东北林业大学文法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出  处:《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68-73,共6页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高校法学教育改革路径研究”(2021010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法律保障制度研究”(2572022DE14)。

摘  要: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协作配合是提高环境治理效能的有力手段,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行刑脱节”等问题反映了环境立法供给不足、行刑衔接不畅的现状。以生态环境法典编撰为契机,完善环境行刑衔接立法模式和具体内容,以解决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一方面,生态环境法典中可以采用“独立型环境附属刑法”的立法模式,增强环境行政法律和环境刑法的统一性,及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法益;另一方面,应当从内容上进一步加强保护法益与条文规范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并完善环境行刑衔接的程序性规定,以回应环境犯罪形势和环境治理的立法需求。

关 键 词:生态环境法典 环境犯罪 行刑衔接 

分 类 号:D922.6[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