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思[1]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4期152-168,共17页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摘 要:本文以诗歌理论家谢冕近年散文、诗歌创作为中心,通过与其诗论《北京书简》对读,梳理谢冕创作的感官性特征及其背后的形式理想。感官性,在其40-60年代的创作中就已出现,在70年代的“西双版纳-瑞丽”组诗变得显豁,在80年代初诗论的论述逻辑中位于重要的中介位置。最终,将这一形式感背后的创作主体放在福建地方社会中予以观照,探寻其历史纵深。地方社会培养了谢冕重情感、多元开放、强力整合式的情感结构,帮助其安放复杂思想资源与经验,形成一种带有亚热带地域特色的富有感官性的形式追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