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庆丽[1] 余琳娜 杨宏兵 秦刚[1] 王鑫端 陈孝兰
机构地区:[1]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2]成都市龙泉驿区农业农村局,四川成都610096
出 处:《农业与技术》2025年第9期92-95,共4页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基 金:2024年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2412965037);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与龙泉驿区校地合作科技服务项目“龙泉驿区伏季水果病虫害药效试验与绿色防控”(项目编号:21LQ02);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利尔作物植物保护企业工作室”(项目编号:CNY-CJRH-202530)。
摘 要:葡萄霜霉病是葡萄园中最常见的传染性病害之一,发病轻时叶片干枯,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受到干扰,造成葡萄产量下降。发病重时可影响葡萄花器或果实的生长发育,进一步使果品的食用价值或商业价值丧失,造成葡萄产量大幅度降低,甚至毁产。葡萄霜霉病对叶片的危害最为常见,其症状也最典型,葡萄的嫩梢、花器、果穗、幼果等部位也可受害。叶片受害,初期产生水渍状半透明的淡黄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为黄褐色形状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湿度大时,背面对应部位产生白色霜状霉层,因此该病命名为霜霉病。嫩梢、叶柄、卷须、花梗受害,初期为水渍状半透明斑点,后逐渐发展为呈黄褐色或褐色斑块,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受害部位常扭曲畸形,严重时枯死。花穗、幼果染病,病部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受害部位变褐色,严重时腐烂干缩。穗轴染病,易造成葡萄穗粒大量脱落。葡萄霜霉病的病原物为真菌,具体为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其发生和流行与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初始菌量、病菌致病性、栽培管理等有关。要想有效控制葡萄霜霉病,需结合气候条件对葡萄霜霉病进行监测,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优先选用优质抗病品种,保持果园清洁卫生,加强葡萄园栽培管理,必要时及时喷洒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实施葡萄生产全程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增效。
分 类 号:S18[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