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2]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11-116,共6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成语法的汉语研究与新时代汉语语法理论创新”(项目编号:18ZDA291);浙江省教育厅高校国内访问学者专项“论元非显性实现的线性特征及其理论价值”(项目编号:FX2024008)。
摘 要: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连动”的特征、属性等看法不一,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连动”是现象还是结构,连动项之间共享还是不共享论元和时体,“连动”是常规还是非常规结构,以及“连动”的外延是什么。其实,“连动”是从形式上对“连续动词”现象的概括,有无连接词不应该作为判断动词是否连续的标准,“连动”的必有特征是论元共享,时体共享并不是必选项。因此,通过各种限制排除动词并列等结构并不利于解释各类“连动”现象之间的共有特征;“连动”不是区别性特征,不足以据此把语言分为连动型语言和非连动型语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