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陵园制度的定型——以石刻为中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俊杰 鲁婕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2]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高句丽文化形成、发展及其与周边文化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7VGB015)。

摘  要:相较于唐关中十八陵,既往研究对改墓为陵的四祖陵与按帝陵规格营建的恭陵在陵园制度定型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关注不足。初唐关中祖陵、献陵、昭陵处于唐代营建帝陵的初创期,恭陵对初唐的关中祖陵及献陵布局的选择性借鉴与改造标志着唐陵制度化的开端。仪凤年间改墓为陵的隆尧祖陵的部分石刻呈现出恭陵到乾陵的过渡特征。乾陵的布局基本承袭恭陵,又吸收了部分昭陵因素,并增添新的石刻品类而定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恭陵为代表的追封帝陵和以乾陵为代表的实位帝陵两种模式化布局,二者不仅有制度演变的传承关系,还有等级差别。历经三次营建的顺陵和玄宗整饬后的四祖陵均以同等级的恭陵布局为蓝本,但同时又部分借鉴了乾陵石刻,呈现出对实位帝陵等级的趋附。

关 键 词:唐代陵园制度 石刻 恭陵-乾陵模式 追封帝陵与实位帝陵 

分 类 号:K871.4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