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2]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成都610225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高句丽文化形成、发展及其与周边文化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7VGB015)。
摘 要:相较于唐关中十八陵,既往研究对改墓为陵的四祖陵与按帝陵规格营建的恭陵在陵园制度定型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关注不足。初唐关中祖陵、献陵、昭陵处于唐代营建帝陵的初创期,恭陵对初唐的关中祖陵及献陵布局的选择性借鉴与改造标志着唐陵制度化的开端。仪凤年间改墓为陵的隆尧祖陵的部分石刻呈现出恭陵到乾陵的过渡特征。乾陵的布局基本承袭恭陵,又吸收了部分昭陵因素,并增添新的石刻品类而定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恭陵为代表的追封帝陵和以乾陵为代表的实位帝陵两种模式化布局,二者不仅有制度演变的传承关系,还有等级差别。历经三次营建的顺陵和玄宗整饬后的四祖陵均以同等级的恭陵布局为蓝本,但同时又部分借鉴了乾陵石刻,呈现出对实位帝陵等级的趋附。
关 键 词:唐代陵园制度 石刻 恭陵-乾陵模式 追封帝陵与实位帝陵
分 类 号:K871.4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