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覃诗雅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出 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5年第2期194-202,共9页Marxism & Real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世纪国外恩格斯研究的新进展研究”[项目编号:22CZX0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近几年兴起的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去增长社会主义融合了去增长理念与生态社会主义的主张。它反对经济增长至上的资本积累模式,并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和不可持续性,进而倡导一种将社会进步根植生态平衡、社会公平和人类福祉的新发展模式。这一思潮和运动提出了向生态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激进方案,其核心在于大幅缩减生产和消费,将使用价值和满足社会需求重新确立为生产目的,以经济的计划性实现社会资源和能力的最优配置,以经济的民主化确保社会分配公平和避免人类行为超出行星边界,强调有意义的工作对于重塑社会的奠基作用。然而,去增长社会主义关于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想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批评者认为,该运动需要进一步反思去增长与生态社会主义的融合问题,深入理解现代社会复杂的经济结构和动力机制,关注生态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潜在风险和应对策略,并协调好地方自治与宏观计划、局部斗争与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去增长社会主义为思考一种更加公平、和谐、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路径提供了别样的视角,但其理论观点和实践主张也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与局限性,需要我们以辩证、批判的眼光予以全面审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