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子轩 郭丽双 LUO ZIXUAN;GUO LISHUA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5年第2期76-84,共9页Contemporary World and Socialism
基 金: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项目编号:20&ZD011);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重大课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底蕴研究”(项目编号:24&WZD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西方语境中的列宁在苏联解体后遭遇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误读和污名化,成为极权主义的代名词和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失败的象征,列宁主义所蕴含的改变不合理制度的革命潜能被遏制,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得以稳固。以齐泽克为代表的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洞察到了这一现象的本质,力图通过对列宁主义的辩护和正名来打破资本主义的统治幻象,激活激进政治话语,探索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一方面,他指出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具有本质区别,重申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并通过对历史情境的分析强调列宁在历史绝境中开辟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卓越历史贡献;另一方面,他进一步指明21世纪依然需要列宁,需要不断“重复列宁”并通过列宁的“重装上阵”对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激发无产阶级革命动能。
分 类 号:A82[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