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旭华 蒋满贵 夏青 黄深惠 王霞 崔秋英 黄贤帅 韦红群 马靖羽 汤庆坤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市530007 [2]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530007 [3]广西蚕桑遗传改良与高效种养重点实验室,南宁市530007
出 处:《广西蚕业》2025年第1期12-19,共8页Guangxi Sericulture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D16009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777);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3026056);广西桑蚕产业创新团队病虫害防治岗位(nycytxgxcxtd-2021-02-04);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Z202041)。
摘 要: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很严重的蚕病,除了典型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外,其他微孢子虫对家蚕也有感染性,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种类复杂,给病害防控带来难度。跟踪蚕种生产微粒子病检疫过程,调查微孢子虫感染特征,共调查2481个含有微孢子虫样品。调查结果显示,样品间孢子密度有差异,其中≤10个/视野的样品占比达63.67%,孢子密度≥30个/视野的样品只有16.84%,而超过100个/视野的样品仅为3.18%。样品中以卵圆形形态为主,还有少数长孢子、大孢子、小孢子等。这些微孢子虫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基本在105个/mL和104个/mL级别,胚种传染率在0%~56.19%之间,均比Nb低。大部分微孢子虫属于Nosema属微孢子虫,与Nb同属异种;也有Endoreticulatus等属微孢子虫,与Nb异属异种。蚕种检疫中出现的微孢子虫存在密度、形态、感染力和种类多样性,可以依据这些生产实际数据完善检疫技术和标准。
分 类 号:S884.21[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