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申浩然 Shen Haoran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哈尔滨150028
出 处:《知与行》2025年第2期58-66,共9页Cognition and Practic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规模收缩问题研究”(21BJL048);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工程资助项目“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保持适度规模促进转型发展研究”(202014)。
摘 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论、历史与实践逻辑。新型生产关系内蕴“数字劳动”带来的体系变迁,内蕴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动力”,内蕴生产关系发展的“范式变革”。新型生产关系通过促进技术革命性突破、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以此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论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基于此,构建新型生产关系的实践路径是:推动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的制度变革,增加优化“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的制度供给,夯实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