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倪叶鑫
机构地区:[1]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出 处:《语文教学与研究》2025年第4期56-61,共6页
摘 要:鲁迅作品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人性的复杂,《为了忘却的记念》作为其中经典的短篇小说,不仅是对个人情感与社会历史的反思,也是对“记忆”与“遗忘”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探讨。从历史沉思的角度,分析鲁迅笔下的“记忆”与“遗忘”如何在这篇作品中交织,如何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对个体与集体情感的复杂反应,可以揭示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民族苦难和历史伤痛的深切关怀。通过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叙事结构和象征手法的分析,探讨鲁迅如何通过记忆与遗忘的对立,可以帮助我们解读人类在面对历史创伤时的心理冲突与情感解构,进一步理解其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责任感及其深刻的社会批判精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