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欧阳友权[1,2] 谢日安 OuYang Youquan;Xie Rian
机构地区:[1]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83 [2]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4期184-196,共13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3ZDB045)。
摘 要:网络文学文本构建是在特定主体关系场域中实现的。网络文学文本的“初创者”“传播者”“接受者”和“评判者”均受到主体的文化语境、技术环境和经济关系影响。在文本创作源头,作为“初创者”的创作主体历经从“写手”到“作家”的蜕变,逐渐演变成“金字塔”结构;在文本流转过程中,作为“传播者”的大神作者、网站编辑、IP分发的编剧导演等不同主体参与了对文本的艺术重构;同时,数码诗学的网络互动特性重塑了作家、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粉丝”主体对文本的交互网生。基于网络文学的文本优化逻辑,作为“评判者”的批评主体对文本评价的层级递进,让网络文学呈现“平原”“高原”“高峰”的阶梯形态,以此从“爽感”“美感”“动感”“质感”四个维度构成了网络文学“倒金字塔”文本评价体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