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中弥勒与维摩诘图像经营位置关系试析  

An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itreya and Vimalakirti Imagery in Dunhuang Cav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鹏飞 Wang Pengfei

机构地区:[1]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

出  处:《法音》2025年第3期61-68,共8页

基  金: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莫高窟第262窟资料整理与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SK-YB-7。

摘  要:敦煌石窟中保存有数量不菲的弥勒经变与维摩诘经变。其中,隋至西夏时期的弥勒经变莫高窟存87铺,榆林窟存4铺,五个庙存2铺;西魏至西夏时期的维摩诘经变在莫高窟存68铺,榆林窟存4铺,五个庙1铺。具体洞窟与数量见表1。关于弥勒经变与维摩诘经变的研究成果较多,本文拟从二者的构图规律及洞窟内空间分布关系的角度,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文文本、历史背景等,对相关洞窟营造思想及佛学内涵进行剖析。目前已有学者用上述视角对相关经变画题材展开讨论,如:日本学者藤枝晃提到阿弥陀经变与药师经变、法华经变与华严经变、维摩诘与文殊等在洞窟南北壁位置存在一一对应之关系,认为盛唐、中唐时期最重要的设计便是洞窟内左右两壁分布东、西方净土,如按照中国传统营建方位(坐北朝南)开窟,则东、西方净土图则分布在与之对应的东、西壁面上。

关 键 词:洞窟空间分布 构图规律 弥勒经变 敦煌石窟 

分 类 号:K879.2[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