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石油生成和破坏的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И А Полякое Г Ч Борукаев 史斗(译)[2] 

机构地区:[1]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地质,地球物理和矿物资源研究所 [2]不详

出  处:《天然气地球科学》2002年第5期60-65,共6页Natural Gas Geoscience

摘  要:通过对西西伯利亚秋明SG—6超深井、中维柳依—27越深井和北美别尔塔罗杰斯超深井和拉利夫罗夫—1越深井剖面有机质数量和组分变化的研究,认为液态烃分布的深度下限不仅取决于岩石的生烃能力,而且取决于石油自身所出现的破坏作用,在富含腐泥型有机质的多马尼岩层,生烃潜势一直要保持到深成作用晚期第Ⅱ阶段;深层岩石中仍然存在着剩余石油,在现今开采技术条件下,这部分石油大部分还无法开采;在石油产物演化过程中,天然气起很大作用,在深层高温高压带条件下天然气可以完全溶解石油,特别是对大油藏,这一点表现得特别明显,其结果,流体变成了分子溶液,钻井开采和层压降低之后,在气藏里就出现了固相、轻液相和气相等三种相态,在气田开发中通常仅利用后两种相态。

关 键 词:地球化学特征 沥青 石油 天然气 溶解作用 有机质 地质环境 

分 类 号:P618.130.2[天文地球—矿床学] P[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