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炎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继秀[1] 田维兵[1] 徐雁[1] 

机构地区:[1]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潍坊261011

出  处:《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

摘  要:【目的】 了解新生儿脐部感染的细菌学状况 ,给临床提供预防及治疗参考。 【方法】 调查自 1997~ 2 0 0 1年收治的有完整细菌学资料的新生儿脐炎 67例 ,所获得的 75株致病菌的种类及药敏状况 ,并进行分析。 【结果】 社会获得性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 (66.7%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例较高 ,革兰氏阴性杆菌 (2 6.2 % )以克雷伯菌占比例较高。医院获得性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5 1.5 % )以大肠埃希氏菌占比例较高 ,革兰氏阳性球菌 (3 9.4% )以表皮葡萄球菌占比例较高。两类感染所分离的细菌均具有多重耐药性 ,葡萄球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均有很高的耐药率 ,对氨基糖甙类及喹诺酮类耐药率均较低 ,其次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结论】 临床对新生儿脐部感染 ,特别是有严重感染中毒症状时应尽早做细菌培养检查 ,根据药敏首先考虑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以提高治愈率 。

关 键 词:肝炎 医院感染 社会获得性感染 耐药谱 

分 类 号:R722.134[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