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罗海鸥[1] 唐勇[2] 蒲艺[2] 黄祖莉[2] 蓝群[3]
机构地区:[1]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四川400037 [2]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610075 [3]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成都610041
出 处:《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第1期16-17,共2页Clinical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ne
摘 要:目的 :观察比较中脘、胃俞配伍和内关、公孙配伍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 5 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脘、胃俞配伍和公孙、内关配伍 2组针刺 ,均采用捻转补法及小幅度震颤 1min ,每 5次为 1个疗程 ,连续 3个疗程 ;采用亚硝酸盐间接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NO水平。结果 :中脘、胃俞配伍组治疗前血浆NO水平为 (4 .3 2± 0 .1 3 ) μmol/L ;治疗结束时血浆NO水平为 (6.1 4± 0 .2 9) μmol/L ;治疗前后统计学比较 ,P <0 .0 1。公孙、内关配伍组治疗前血浆NO水平为 (4 .3 5± 0 .1 8) μmol/L ;治疗结束时血浆NO水平为 (6.0 2± 0 .1 1 ) μmol/L ,治疗前后统计学比较 ,P <0 .0 1。 2组之间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中脘、胃俞俞募配伍法及公孙、内关配伍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获效可能与NO变化有关 ,但
分 类 号:R259.161[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