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膜组织胞浆菌的培养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杰[1] 李霞[1] 冯国琴[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武汉430071

出  处:《临床检验杂志》2003年第2期86-87,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摘  要:目的 建立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病原学诊断及鉴别方法。方法 患者骨髓制片镜检并与黑热病骨髓片比较 ;患者的骨髓等接种梅里埃双相培养基 (MLI)、脑心浸液培养基 (BHIA)、沙保罗培养基 (SDA)、玉米培养基 (CMA) ,2 5℃和 35℃培养。将骨髓、外周血及荚膜组织胞浆菌酵母相制成的菌液腹腔接种昆明种小鼠和裸鼠。用其酵母相接种尿素酶、明胶培养基 35℃培养。采用组织胞浆菌素皮下注射患者。结果 荚膜组织胞浆菌的胞浆中无动基体 ,尿素酶阳性、不液化明胶 ;2 5℃为菌丝相 ,齿轮状大分生孢子只能在SDA、CMA上形成 ;35℃为酵母相 ,只能在BHIA、MLI上生长 ,镜下可见酵母样孢子。昆明种小鼠和裸鼠的脾组织可培养分离出该菌 ,其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等双相型真菌的培养特征及生化反应有不同特点。结论 诊断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金标准是真菌培养及动物接种 ,对可疑病人应做组织胞浆菌素皮肤试验 ;治疗时首选两性霉素B。

关 键 词:荚膜组织胞浆菌 临床意义 真菌培养 双相型真菌 病原学 诊断 鉴别 

分 类 号:R446.5[医药卫生—诊断学] R519.8[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