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齐旺[1]
出 处:《民族翻译》2015年第3期60-67,共8页Minority Translators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桂黔滇三省交界地带台语北部方言词汇比较研究"(14CYY04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台语北部方言核心词变异研究"(13YJC740073);西北大学2012年度科研基金项目(11NW29)
摘 要:学者们历来较多关注侗台民族的稻作文化,并从语言学角度对其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这些成果主要运用历史比较法论证稻作文化的起源以及传播过程,且比较分析的对象限于语族或语支内部的个别词语,对于某一语言中与稻作农耕过程息息相关的词汇描写分析则涉及较少;同时,多从词语外部即语音对应角度入手,少从词语内部即词义着手。本文尝试从词汇学角度分析与壮族稻作农耕相关常用词语,以及通过细致描写梳理这些词语的具体用法及其语义变异来挖掘壮族甚至整个侗台民族语言文化的特质以及稻作文化的内涵就显得很有必要。
分 类 号:H218[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