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与调整的关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元瀚[1] 

机构地区:[1]四川财经学院

出  处:《农业经济》1983年第3期26-29,共4页

摘  要:一、“需求”——农业生产结构形成的首要因素一国或一地的农业生产结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而有其历史渊源。由于“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①,因此,农业生产结构不管在任何社会形态中都是存在的。然而,“人口数及人口密度也是社会内部的分工的物质前提”②,“人口数”作为农业生产结构的“物质前提”是因为农业生产结构实质上是社会内部分工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消费结构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反映,人口数量反映着社会“需求”的大小。所以,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与人口数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关 键 词:农业生产结构 内部分工 社会劳动 物质前提 人口数量 农业内部结构 农业生产专业化 播种面积 农业部门 比例分配 

分 类 号:F321[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