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0

The biology of allograft repair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长明[1] 杨立民[1] 

机构地区:[1]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骨科,福建省厦门市361003

出  处:《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第11期1688-168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摘  要:同种异体骨移植在宿主的愈合过程与自体骨移植有许多不同,主要表现为同种异体移植骨的成骨与血管穿入的速度和程度都不及自体骨,且同种异体移植骨更易被吸收。移植骨与宿主的愈合分为3型。Ⅰ型:愈合过程与自体骨移植相似,没有疲劳骨折,移植16周后移植骨与宿主骨连接,移植骨的成骨量,塑形均与自体骨移植接近,表明供体与宿主的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差异很小或没有差异。Ⅱ型:愈合过程缓慢,表现为(1)较多发生骨不连接或延迟连接;(2)移植骨周边被吸收或移植骨体积变小;(3)移植骨内部被吸收范围扩大,延伸至间质板层;(4)移植骨机械强度明显下降,表明供者与宿主MHC有较大差异。Ⅲ型:没有修复征象,移植骨迅速地被吸收、骨折、骨不连接。同种异体骨移植愈合生物学过程不同于自体骨移植,其愈合主要是依靠骨的爬行替代,其次为骨诱导成骨作用。

关 键 词:同种异体骨移植 愈合 生物学特征 宿主 组织相容性抗原 自体骨移植 

分 类 号:R687.34[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