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致病新模式:包膜蛋白2对MAPK/ERK途径的激活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兰娟[1] 刘厚奇[1] 朱诗应[1] 戚中田[1] 冯根生 

机构地区:[1]第二军医大学 [2]Burnham Institute,San Diego,CA 92037,USA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3年第3期246-252,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9825116;30271187)

摘  要: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可揭示人类疾病发生的本质,一些病毒的致病机制即源于其蛋白所致宿主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紊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引起人类严重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因,但致病机制尚未明确。HCV包膜蛋白2(E2蛋白)能介导病毒吸附并结合至靶细胞表面,此乃HCV感染的前提及首发事件。推测HCV E2蛋白经与其受体(人CD81)的相互作用而将病毒感染信号传递至宿主细胞内,使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从而导致感染细胞发生早期病变。为进一步验证此致病机制,研究了HCV E2蛋白等诸因素对差异表达人CD81的U937,Molt-4细胞内MAPK/ERK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HCVE2蛋白可特异性激活细胞内MAPK/ERK途径,而HCV E2单抗、CD81单抗、慢性HCV感染患者血清或MAPK/ERK途径上游MEK1的抑制剂(PD98059)均不同程度地减弱或抑制HCV E2蛋白对MAPK/ERK的激活。此外,PD98059尚可抑制HCV E2蛋白对MAPK/ERK途径下游转录因子Elk-1的活化。研究认为,HCV E2蛋白经其相应受体引发的宿主细胞跨膜信号转导异常很可能是HCV的致病机制之一。

关 键 词:丙型肝炎病毒 致病模式 包膜蛋白2 致病机制 MAPK/ERK 细胞信号转导 

分 类 号:R373[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