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耀祥[1]
出 处:《广东农业科学》2003年第3期2-6,共5页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黄耀祥水稻生态育种研究项目属下超优势稻育种研究课题。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农村的稳定、国家的稳定 ,首先要靠粮食的稳定 ,也就是靠粮食的安全。在新的形势下 ,粮食生产变得更具战略意义。为了更好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适应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同时为了适应国家的战略需要 ,保证在任何突发事件时都有迅速扩大粮食生产的能力 ,选育能胜任“少种、高产、多收、高效益”、可自行留种特别是有多种纯合优势综合于一体的“超优势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从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起 ,对超优势稻的育种方案进行了探索 ,设计一条富有针对性的包含了原始性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的技术路线 ,并于2 0 0 1年开始进行中国超优势稻育种研究 ,利用两源并举组群筛选育种新方法 ,培育两源并举、多种纯合优势集于一体的超优势稻。超优势稻培育工程 ,实施两年多获得了可喜的苗头 :以金科占系列和奇国占等为亲本的杂交组合 ,其两源并举性状组配型优异和性状重组表现突出。预期超优势稻的培育工程 3年有突破 ,5年出硕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