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鹀发声中枢对叫声的调控模式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静[1] 蒋锦昌[2] 李东风[1] 

机构地区:[1]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2]中国科学院视觉信息加工重点实验室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3年第4期347-353,共7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9570195);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批准号:01062);中国科学院视觉信息加工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摘  要:鸣禽栗鵐(Emberiza rutila)高级发声中枢(HVC)的单一型调控模式产生单、双音节的单次叫声,并对叫声的双音节、主频率提升和声强度增高的调控显示出明显的左侧优势。栗鵐HVC的复合型调控模式产生多音节复合叫声,对叫声的音节数、音调变化和声强度的调控具有明显的左侧优势,提示左侧HVC控制频率较高和较复杂的句型结构。鸣禽鸟的基本发声中枢(DM)对叫声的调控模式是产生单次叫声,对叫声音节数和声强度的调控呈明显的左侧优势,这不仅在声学上为鸣禽高级发声中枢的左侧优势理论提供了直接证据,而且提示鸣禽高级发声中枢与基本发声中枢的左侧优势之间存在一定的内源性联系。

关 键 词:栗鹀 高级发声中枢 叫声 调控模式 音节数 音调变化 声强度 声学 左侧优势理论 发声机理 

分 类 号:Q62[生物学—生物物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