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茬旱稻不同播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Effects of sowing rates on the yield formation of upland rice after whea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尚宗[1] 杨洪国[1] 刘文霞 彭美祥[1] 刘发明 马德亮 

机构地区:[1]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局,临沂276001 [2]山东省农资公司临沂分公司,临沂276001 [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付庄农技站,临沂276017 [4]山东省蒙阴县蒙阴镇农技站,蒙阴276200

出  处:《作物研究》2003年第2期73-74,77,共3页Crop Research

基  金:临沂市科技攻关项目(0010103)。

摘  要:2001年在沂水、费县以旱稻65为材料进行了6个播种量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量的增加,群体逐渐增大,穗数明显提高。合理的播量,形成了适宜的群体结构,光能利用率提高,光合产物增加,最终产量较高。试验认为以播量75~90kg/hm2较适宜。The adequate sowing rates were the foundation to ensure enough basic seedling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ing sowing rates,the panicles of per 667 m2 increased apparently.The adequate sowing rates helped to population form the proper of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upland rice and improved the photosynthesis.

关 键 词:麦茬旱稻 播种量 产量形成 影响因素 试验 群体结构 光能利用率 光合产物 

分 类 号:S511.6[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