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西北园艺(果树)》2003年第4期37-37,共1页
摘 要:1 症状与为害该病主要为害果实,果实发病后造成种仁发育畸形或籽粒不饱满。发病初期,在果面或果梗处出现泪珠状或片状白色透明胶液。其后,病部胶液不断增多,形成大小不一的胶柱或胶团,流出的胶液与空气接触或遇雨后,初变成浅褐色至黑褐色,呈胶冻状,后形成较坚硬的胶块。剖检果实内部看出,胶液多从果核内或从果肉与果核间流出。发病严重的果实,从该部位能看到明显的胶液。从不同时期剖检结果看,发病早的果实,即核壳和种仁尚未完全硬化前发生的流胶,其发病部位多在核壳内部,这类病果往往因流胶造成种仁发育缺损,即出现畸形种仁;发病晚的果实,流胶多在壳外发生,对核仁的发育影响不大。枝干发病,病部皮层膨肿隆起,随后分泌出褐色透明的树胶。流胶严重的枝干树皮开裂,布满胶质块,干枯坏死。2
分 类 号:S436.62[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