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孟俊红[1]
机构地区:[1]河南教育学院法律与经济系,河南郑州450014
出 处:《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118-120,共3页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父债子还”在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根源和法律传统根源,自然有其存在的根据。但是,一方面,它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相符合;另一方面,人们对它还存在种种错误理解。因此,我们应该在弄明白“父债”真正含义的基础上,对《继承法》的相关规定作正确理解与使用,正确处理父债子还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0.2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