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被引量:1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珊珊[1] 倪瑾[1] 吴垦莉 柳传玲 夏友祥 

机构地区:[1]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病理研究室,210037

出  处:《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21-23,共3页

摘  要:本实验采用对家兔后肢低温冷冻,局部冻伤,引起紫绀、水肿等中医证候以及对全身的影响,造成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方法简单,符合临床病症。材料和方法一、动物与分组:选用健康青紫蓝家兔40只,雌雄不拘,体重2.5kg左右。分为四组,即冻后1天、3天、5天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二、造模方法:剪净两侧后腿足的毛,用70%酒精消毒,上、下、左、右围置冰袋(3份冰+1份结晶氯化钙,粉碎混合,温度降至零下20~25℃),冷冻1.5小时,在45℃温水中复温5分钟(室温12℃)。三、观察指标:分别测肛门体温,趾间皮温,足背周径,肢体血流量。观察眼球结膜微循环。心脏抽血。

关 键 词:血瘀 动物模型 寒凝 

分 类 号:R255.7[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