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缕石在HCl溶液中的溶解行为及溶解机制  被引量:1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元峰[1] 薛纪越[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出  处:《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第9期933-938,共6页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72016);南京大学分析测试基金

摘  要:对两个三八面体比例不同的坡缕石分别进行了浓度为1,3和5mol/LHCl溶液的浸蚀实验,浸蚀时间为0.25,0.5,1,1.5,2,3,4,5,6和7h。实验表明,三八面体比例高的坡缕石的八面体离子的溶出明显分为3阶段,其3阶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Mg^(2+)含量高及Mg^(2+)和Si^(4+)离子的溶出行为的相互制约所致。即八面体离子的大量溶出促进了Si^(4+)离子的溶出、Si^(4+)离子溶出后以非晶态SiO_2胶粒的形式被吸附在坡缕石的表面,从而阻碍了反应的进行,随浸蚀时间的推移,或HCl溶液浓度的增加导致SiO_2胶粒絮凝沉淀,反应通道重新开放,反应得以继续进行,酸浸出液中Mg^(2+)/(Fe^(3+)+Al^(3+))比值最终达到一个定值,表明酸是渗透至结构的微空腔中和晶体进行反应的,二八面体比例高的坡缕石的八面体离子溶出的阶段性不明显,文中对两者溶解行为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关 键 词:坡缕石 HCL溶液 溶解行为 溶解机制 八面体离子 硅酸盐矿物 酸浸蚀 溶出规律 化学动力学 

分 类 号:O643.12[理学—物理化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