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念珠菌氟康唑耐药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贺志彬[1] 廖万清[1] 

机构地区:[1]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200003

出  处:《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3年第19期34-39,共6页

摘  要:随着白念珠菌临床感染的不断增加,以及以氟康畦为主的畦类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畦类耐药现象亦随之增多,并成为困扰临床念珠菌感染治疗的难题之一。出现耐药可能的原因包括:①编码药物靶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酶的ERG11基因的过度表达和点突变导致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发生异常;②药物外流泵相关的基因有ATP结合盒转运子基因—CDR1、CDR2和主要易化子超家族基因的过度表达导致药物在真菌细胞内有效浓度的减少,氟康畦耐药的发生可能同时出现不同的机制。

关 键 词:白念珠菌 氟康唑 耐药 分子生物学 麦角固醇 外流泵 

分 类 号:R379.4[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