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探税:庸调银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彭安才 

出  处:《税收征纳》2015年第3期55-55,共1页

摘  要:解放初期,陕西西安某建设工地出土了一块金属园形物,直径不足10厘米。经清洗,发现上面刻有文字。经考古人员辨认,该园形物是唐代的流通货物银饼。金银作为流通货币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历史,特别是银,一般统称银两,它和铜制钱的流通最为普遍。与铜制钱不同,其形状各异,重量也各不相同。唐代作为货币流通的银两,是按其形状称作"铤"、"笏"、"饼"或"版"作为计数名称。上缴赋税,进献朝廷,皇室及大臣们主要使用银两。此次出土银饼上面的阴刻文字为:"

关 键 词:银饼 流通货币 阴刻 考古人员 乐典 租庸调法 于集 左藏令 《唐会要》 税款入库 

分 类 号:F812.9[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