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尹启超[1] 倪少波 冀林华[1] 王海久[1,2] 樊海宁 YIN Qi-chao;NI Shao-bo;JI Lin-hua;WANG Hai-jiu;FAN Hai-ning
机构地区:[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1 [2]青海省包虫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01
出 处:《实用预防医学》2019年第5期622-624,共3页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基 金: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中青年科研基金重点项目(ASRF-2015-YB-01);青海省科技厅项目(2017-ZJ-Y32)
摘 要:目的检测泡型棘球蚴病(aveolar echinococcosis,AE)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的数量及其分泌变化,从而探讨在多房棘球蚴绦虫感染中NK细胞的应答及其意义。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初诊泡型包虫病组(AE组)32例、对照健康组30例的临床资料;抽清晨空腹外周血,离心,吸取上清液冻存备用;应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各组CD16^+、CD56^+NK细胞;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中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E组NK细胞在淋巴细胞中占比为(20.22±6.45)%,其中CD56^(dim)CD16^+NK细胞占比为(12.34±5.52)%;对照组NK细胞在淋巴细胞中占比为(29.47±8.16)%,其中CD56^(dim)CD16^+NK细胞占比为(21.96±6.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CD56^(bright)CD16^-NK细胞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9±1.69)vs.(3.26±1.18),P>0.05];AE组IFN-γ水平为(281.04±61.19)pg/ml,对照组为(17.77±5.69)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泡型棘球蚴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总数及CD56^(dim)CD16^+ NK细胞数都出现了变化,提示在泡型棘球蚴感染、发展过程中,NK细胞参与了包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