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化学杀雄与粒黑粉病发生关系的探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淼 

机构地区:[1]赣榆县植保站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1989年第4期27-28,共2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摘  要:化学杀雄是水稻杂交育种和杂交制种中应用的一项新技术。1984年我们观察到,水稻赣化2号制种时采用化学药剂杀雄以后,稻粒黑粉病的发生加重。9月下旬在赣榆县塔山乡陡沟村的赣化2号制种区考查,其母本IR 24在化学杀雄较好的田块病穗率达90.26%,病粒率达18.51%,而杀雄效果较差的田块病穗率为20.83%,病粒率仅0.11%。10月初在东海县农科所考查,赣化2号化学杀雄制种的病穗率100%,病粒率高达45.44%。1985年我们分别在杂交稻三系制种区和常规稻区作化学杀雄诱病试验。

关 键 词:水稻 稻粒 黑粉病 化学杀雄剂 

分 类 号:S435.319[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