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郝刚[1] 孙明艳[1] 艾银红[1] 魏林[1] 刘雅君[1] 王乐民[2] 李家增[3]
机构地区:[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心内科150010 [2]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上海200065 [3]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北京100000
出 处:《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2003年第9期1-3,共3页
摘 要:目的:观察择期腹部手术前后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对30钢择期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于术前24小时,术后2小时及术后72小时采集前臂肘静脉血,定量测定其血浆t-PA、PAI-l水平。结果:术后2小时血浆t-PA水平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术后72小时血浆t-PA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2小时血浆PAI—1水平较术前略增高(P>0.05),术后72小时血浆t—PA水平进一步有所增高,但与术前比较仍无显著差异(P>0.05)。二者的比值PAI—1/t—PA术后2小时与术前比较,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72小时PAI-l/t-PA较术前增高,且二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择期外科手术后早期2小时机体纤溶活性增高,随后纤溶活性明显下降,术后72小时机体处于低纤溶状态。易发生溶静脉血栓形成。因此,我们推荐在择期腹部术后72小时左右使用抗凝药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