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城区室内蜚蠊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成模[1] 赵长海[1] 刘文[1] 王伟杰[1] 冯少伟[1] 

机构地区:[1]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虫媒消杀科,沈阳110031

出  处:《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3年第5期378-379,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摘  要:目的 掌握室内蜚蠊种群动态变化 ,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定点、全年连续进行蜚蠊种群动态监测。结果  1986~ 1988年日本大蠊为优势种群 ,占 99.61%。 3~ 11月份为活动期 ,密度呈双峰型 ,前峰在 5、6月份 ,后峰在 8、9月份 ,平均密度 2 .2 3只 (盒·夜 ) ,雌雄之比为 1.40∶1,幼∶成为 0 .2 6∶1。 1998~ 2 0 0 0年德国小蠊为优势种群 ,占 98.62 % ,全年均有活动 ,平均密度 5 .0 5只 (盒·夜 ) ,6~ 9月份密度较高 ,雌雄之比为 1.11∶1,幼∶成为 2 .48∶1。结论沈阳城区室内蜚蠊种群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德国小蠊成为优势种群取代了 10年前的日本大蠊 ,种群密度增加 2倍多。

关 键 词:种群动态 沈阳市 城区 蜚蠊 

分 类 号:R384.4[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