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质学系,北京100871
出 处:《古生物学报》2003年第4期598-612,共15页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 .40 2 3 2 0 19);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2 0 0 0 0 7770 0 )资助课题
摘 要:亚鳞木属广泛分布于世界早石炭世地层中 ,其模式种奇异亚鳞木不但被视为欧美植物区泥盆纪末与石炭纪初之交的标志种 ,而且在中国还广泛出现于晚泥盆世 ,因此也被作为中国晚泥盆世晚期 (法门期 )植物化石组合带的首要成员。然而 ,由于以往亚鳞木属单凭叶座等外部形态性状来定义 ,所以人们对它的认识仍然局限于茎器官属 ,这妨碍了对亚鳞木属的真正分类位置和演化谱系的认识。文章通过对亚鳞木植物研究历史的回顾 ,分析了与其相关的古植物学家的分类观点 ,并从中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亚鳞木属的两个种无锡亚鳞木和松滋亚鳞木的解剖学和生殖器官的研究 ,作者得出以下主要认识 :1 )历史上的亚鳞木属缺乏明确的定义和必要的生物学属性研究 ;2 )亚鳞木属的定义需要重新厘定 ;3)无锡亚鳞木和松滋亚鳞木的解剖、生殖结构以及松滋亚鳞木和模式种奇异亚鳞木的分枝构造表明 ,亚鳞木属与石炭纪比较进化的鳞木目 (或广义水韭目 )中的木本石松植物关系更近 ,而与传统所认为的泥盆纪原始鳞木目中草本石松植物的关系较远。因此 ,文章将亚鳞木科和亚鳞木属从原始鳞木目中分离出来 ,归入广义的水韭目。亚鳞木属种的广泛出现进一步证实 ,石炭纪比较进化的木本石松植物在晚泥盆世 (距今约 3.7亿年 )已经演化成功 ,?WANG Qi and HAO Shou Gang (Department of Geology,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关 键 词:亚鳞木属 奇异亚鳞木 无锡亚鳞木 松滋亚鳞木 亚鳞木科 原始鳞木目 水韭目
分 类 号:Q91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7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