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白底板病及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夏季 王大鹏 

机构地区:[1]江苏省铜山县鱼种场,221111 [2]江苏省铜山县农业局,221116

出  处:《渔业致富指南》2003年第20期48-49,共2页Fishery Guide to be Rich

摘  要:白底板病又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和病毒诱发机体白血症的一种疾病,具有流行广、传播速度快、暴发性强、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一般流行于6—8月、水温25℃—30℃,特别是连绵阴雨天以后;主要发生于温室养殖后期和出棚后转入外塘养殖阶段。危害对象为成鳖和幼鳖。主要症状:外表表现为鳖体不浮肿,底板发白、贫血,部分有脱肛和肠道外露现象,内脏表现为肠道充血或出血,肠内无食。发病前期表现为暴饮暴食,然后突然停食,严重时口鼻出血,肺坏死,肠外露,病鳖在水中脖子伸出朝上翻转并用前爪拨水,身体垂直在水面游动,然后往复上述动作。暴发时大部分鳖游至岸边,脖子伸直、翻转直至死亡。主要危害养鳖比较早、塘口老化、水质条件差、规模、密度比较大的池塘。

关 键 词:甲鱼 白底板病 防治 症状 病因 水质 肥度 品种选择 鳖池轮养 休养 

分 类 号:S947.1[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