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慧绘
出 处:《文史杂志》2015年第3期54-,共1页
摘 要:黄中模先生认为,新中国成立前,在中国学者中,对"屈原否定论的"的批评,下的功夫最深、成就最大的是郭沫若。他在1935年写成了《屈原》一书,以后又发展为《屈原研究》(后载于郭沫若:《历史人物》,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对怀疑《屈原传》和屈原的思潮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批判。在《屈原研究》里,郭沫若指出:"廖、胡两位,特别是胡适,对于《屈原传》所提出的疑问,骤看都觉得很犀利,但仔细检查起来,却一项也不能成立。"例如,胡适有一个疑问(谓其第"四大可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