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青少年受众心理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洪华[1] 

机构地区:[1]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

出  处:《新闻战线》2015年第4X期18-19,共2页The Press

摘  要:网络匿名性导致的心理在网络未诞生之际,匿名性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活动之中,如当时的文学家会使用笔名发表著作;僧人会用法号来代替世俗之名等,这些都是匿名性的表现,他们的行为目的主要是隐藏个体的社会属性,那时的隐匿行为并不会造成大的不良后果。对于网络匿名性美国著名学者Hay将其分为两大类:技术匿名与社会匿名,前者指在交流过程中将与身份有关的真实信息全部删除;

关 键 词:匿名性 美国著名学者 人类社会 受众心理 新闻信息传播 非理性特征 娱乐消遣 失真现象 知沟 社会传播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