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以来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补给与气候变化的包气带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量:3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金珠[1] 陈发虎[1] 赵华[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出  处:《科学通报》2004年第1期22-26,共5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摘  要:氯平衡原理在降雨极其稀少的干旱区研究地下水补给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氢、氧稳定同位素及含水量在包气带垂向的变化相结合,能够准确地计算地下水的多年平均补给率,并记录水文气候变化信息.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两个钻孔剖面分别记录了过去574年(B1)和812年(B2)以来的补给量变化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气候波动特征,在该地区,多年降雨量为89 mm,而补给量平均仅为1.3 mm.800 aBP气候划分为4个干期和3个湿期.1500-1530年干旱区气候突变,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气候环境演化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界限,自此以后干旱化进程进一步加剧.

关 键 词:巴丹吉林沙漠 地下水补给 气候变化 氯平衡原理 地球化学记录 

分 类 号:P641.2[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