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史上的曲、腔演进  被引量:7

Evolution of Tunes and Melodi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Opera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路应昆[1] 

机构地区:[1]北京广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100024

出  处:《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87-93,共7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摘  要:戏、曲均古已有之 ,但直到宋元时戏与南北曲结合 ,才形成“戏曲”。在宋元南北曲中 ,曲牌与腔调的关系已非“专曲专腔”。在腔游离于曲的同时 ,曲也明显趋于“文本位”。至明代 ,腔已高度独立 ,而且各地纷纷“改调”而歌 ,由此分衍出一系列地方之腔。但不论民间俗腔还是文人雅唱 ,文体和语音都对音乐形成很大制约 ,以致腔不能摆脱“语音本位” ,音乐缺乏独立、充分的发挥。清代“乱弹”之腔 ,以上下句腔为结构基础 ,文词不再是主导 ,腔终于转归“乐本位”。腔的自主带来了音乐的解放 ,乱弹的音乐水准得以显著提高 ,代表了剧坛及歌坛的新一代辉煌。但至 2 0世纪后期 ,乱弹忽然不复再“乱” ,戏曲音乐相应进入其数百年来最固步自封的时期。

关 键 词:中国 戏剧史 曲牌 腔调 南曲 北曲 “乱弹” 清代 “文本位” “语音本位” “乐本位” 

分 类 号:J809.2[艺术—戏剧戏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