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传染病信息》2003年第4期159-162,共4页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
摘 要:<正> 结核病的化学药物治疗特别是短程化疗的应用(一线药物: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已使人类在与结核病的斗争中占了上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耐多药结核病和艾滋病患者的增多,全球出现第3次结核病回升,给结核病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回应挑战,人类加紧了新药的研制和应用,并已获得了显著的进展。 1 近年研制开发的抗结核新药 1.1 氟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药物,特别是第3代氟喹诺酮药物有较强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杆菌均有活性,主要作用于细菌DNA复制过程中的DNA旋转酶,干扰细菌DNA合成,导致DNA降解和细菌死亡。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药物产生自发突变率很低(1/10~6~10~7),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这类药物目前已经成为耐药结核病的主要常规选择用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