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继冰[1]
出 处:《理论探讨》2003年第4期31-34,共4页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摘 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一般是在“异化劳动”的意义上被解读。而实际上 ,劳动概念在《手稿》中是一个多重含义的复合体。青年马克思以古典国民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为思考的出发点 ,以劳动为其关注的核心概念 ,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现实中由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引发的劳动的悖论 ,并在试图解决这一悖论的思想进程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与此同时 ,由于现实的历史的逻辑思路的介入 ,最终导致了《手稿》在深层的理论逻辑上呈现出多重逻辑交织并行的复杂局面 ,作为外在反映 ,劳动概念也呈现为多重含义的复合体。
关 键 词:青年马克思 劳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本主义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