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志芸[1] 施赛珠[1] 陈剑秋[1] 张茂华[1] 孙爱红[1]
出 处:《中医研究》2003年第6期21-23,共3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摘 要:以血浆α -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内皮素 (E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 -Ⅰ )、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TAT)和血浆纤溶酶 -α2抗纤溶酶抑制物 (PAP)等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作为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功能受损、凝血 /纤溶平衡改变的观察指标。观察病种为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病患者的上述指标。结果显示 ,血瘀证患者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等改变。提示血小板活化、内皮细胞受损、凝血 /纤溶平衡的改变有利于血瘀证的发生。糖尿病血瘀证的病理生理机制与血小板、内皮细胞、凝血、纤溶等改变皆有关。
关 键 词:血瘀证 中医诊断 血栓相关分子标志物 纤溶 内皮细胞 血小板 糖尿病
分 类 号:R255.7[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