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会化[1] 贺怀宇[2] 王江海[1] 解广轰[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4年第1期24-34,共11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97202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99053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批准号:KZCX2-SW-117);青藏"973"项目(批准号:G1998040807);美国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
摘 要:新获得的两个高精度40Ar/39Ar年龄结果表明,西藏芒康盆地内拉屋乡组高钾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33.5±0.2 Ma.元素和Pb-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结果表明,高钾火山岩是在转换压缩引起的陆内俯冲背景下产生的,其可能源区为EM2型富集地幔端元.高钾火山岩中的高场强元素Nb和Ta出现明显的负异常,表明在该火山岩的源区内有陆壳物质的加入.芒康盆地33.5±0.2 Ma的高钾火山岩在时空和物质组成上均与青藏东缘发现的两类高钾岩系中的早期高钾岩浆岩具有可比性,它们可能形成于相同的构造背景.
关 键 词:西藏 芒康盆地 高钾火山岩 ^40AR/^39AR年代学 地球化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