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淡水养殖乌鳢的类立克次体感染  被引量:9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琼林[1] 贾伟章[1] 韩先朴[1] 蔡桃珍[1] 龚小宁[1] 孙晓凤[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

出  处:《自然科学进展》2004年第1期59-63,共5页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0070588)

摘  要:2001-2002年,湖北省某养殖场发生一种导致养殖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 C)大规模死亡的突发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为60%-70%,发病死亡率高达100%.病鳢腹部膨大,内脏器官出现“粟粒”样结节,肾脏肿大成5-10个乳白色、灰白色“内瘤”状物或溃烂成“豆渣”样.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内含物,内脏器官出现肉芽肿炎症、细胞大范围的变性和死亡;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细胞内包含物为质膜包绕的类立克次体(RLO).RLO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5-1.5μm,具中心核区,胞质内含较丰富的核糖体,可见横向二分裂的RLO.组织匀浆分离纯化物的负染观察也表明为RLO.结果证实,养殖乌鳢大规模死亡系类立克次体感染引起.

关 键 词:淡水养殖 乌鳢 类立克次体感染 病理组织学 鱼病 鲈形目 

分 类 号:S965.1[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41[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