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夕生[1,2] 邓平 S.Y.O’Reilly[2] W.L.Griffin 周新民 谭正中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国家成矿作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2]GEMOC,Macquarie Universtity,NSW 2109,Australia [3]核工业290研究所,韶关512026
出 处:《科学通报》2003年第12期1328-1334,共7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批准号:40125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132010,40221301)资助.
摘 要:系统的单颗粒锆石激光探针ICPMS U-Pb同位素定年表明,贵东杂岩体是印支期~燕山期多次岩浆侵入形成的复式杂岩体,其中鲁溪岩体(239±5Ma)、下庄岩体(235.8±7.6Ma)是印支期花岗岩;隘子岩体(160.1±6.1Ma)、司前岩体(151±11Ma)是燕山期花岗岩。下庄岩体中1275~2137Ma残留锆石的发现,表明贵东花岗岩杂岩体的物质来源与华南元古宙陆壳基底有关。详细的单颗粒锆石激光探针ICPMS U-Pb同位素定年为研究该杂岩体的形成演化与构造作用、成矿作用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