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项鹏[1,2] 李红鹏[1,2] 陈井生[1,3] 陈乐[1] 陈立杰[1] 段玉玺[1]
机构地区:[1]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北方线虫研究所,沈阳110866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河164300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大庆163316
出 处:《植物保护学报》2014年第3期383-384,共2页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基 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40-0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专项资助
摘 要: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SCN),又称大豆黄萎病、火龙秧子,是制约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害,防治极为困难,严重影响农民收入[1]。防治该病最经济安全的措施是种植抗线虫品种,但由于常规育种工作所需周期较长,且由于选择压力存在长期种植抗病品种会导致品种抗性丧失。近年来,人们已将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工作重点转向了生物防治。本研究通过对2年田间试验筛选出来的10株生防菌株进行复筛和防治效果评价。
关 键 词:大豆胞囊线虫 防治效果评价 火龙秧子 生防细菌 生防菌株 soybean 单株荚数 大豆黄萎病 胞囊 抗线虫
分 类 号:S435.651[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