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操慧[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 处:《中外文化与文论》2015年第3期134-144,共11页Cultural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13&ZD12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舆论编码的符号机制与策略研究”(14CXW027);2012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青年学术基金项目“媒介社区的塑造与和谐社会的同构研究”(skqx20121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倡议和愿景,具有特定的内涵指代。借鉴法国媒介学家雷吉斯·德布雷关于"媒介域"的洞见与阐释,本文认为,"一带一路"是在媒介学与传播符号学的互动空间范域——"媒介域"中型构为的一个不断被传播和赋意的舆论空间。"媒介域"的空间生产性与"一带一路"作为一种愿景叠加的符号传播体,具有从媒介倡议的词媒转化为愿景传播的内在逻辑和能动必由。本文针对"媒介域"中我们关于"一带一路"符号表意与舆论编码之不足,解析了营建互利共赢的开放舆论,创建互识认同的符号文化生态的理路,并强调了构建跨界的话语协作机制与适切和谐的符号修辞将有助于型塑"一带一路"的愿景认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